繼大大集團、快鹿系以及中晉系接連爆雷之后,又一家理財平臺——炳恒集團陷入兌付危機,真是叫人防不勝防啊!
炳恒集團陷兌付危機,受出事平臺拖累?
其實,炳恒集團的危機早在一個月前就已顯現。
5月9日下午,有網友在某論壇爆料稱,他投資了炳恒集團旗下的“錢寶貝”,4月30日標已到期卻一直不給兌賬,對此,客服回答不是系統出錯就是系統升級。
隨后,“錢寶貝”于9日17時35分在其官網緊急發布了延遲還款的公告。緊接著,炳恒集團也在官網發布了《致投資人書》公告稱,近期社會輿論關于存在高風險的影響,使眾多客戶對P2P行業失去信心,出現大批量贖回的情況,導致公司資金兌付出現緊張。待資產明細公布后,將公布具體的兌付方案和兌付細則,并表示,“公司將在5月20日前成立工作小組,專門處理兌付工作,并盡快公布兌付方案和細則?!?/p>
5月11日,炳恒集團召開客戶說明會,但會議只進行了3分鐘,并且發布的內容基本與5月9日炳恒集團公告內容一致。值得一提的是,炳恒集團總裁蘇國美現 場稱,目前已向有關部門備案,并重申所有投資人本金不受損,已經成立工作小組。希望客戶給予一些時間。究竟炳恒集團能不能擺脫這次危機,還真是需要時間來證明了!
展開全文
而另據媒體報道,早在一個月前,炳恒集團已經出現資金鏈斷裂,陸續有分公司關閉,“同時指出其線下理財體量龐大;線上平臺即P2P只占很小的一部分,并可能存在假標和自融。所以,從嚴格意義上講,它算是一家線下財富公司。
有名人助陣,有銀行背書就靠譜嗎?
和此前的“爆雷”的快鹿系一樣,炳恒集團熱衷于贊助娛樂節目。2016年初,炳恒集團贊助了東方衛視的節目《金星秀》。其他贊助活動還包括,2015年7月,華誼ELLE之夜;BIGBAN15 年世界巡演6月21日的上海站演唱會;2015年5月,上海首檔關注老年人退休生活的電視節目《我們退休了》;2015年3月《2015姜昆相聲巡演-上 海站》;2014年上海娛樂頻道《廣場大民星》節目等?,F在回頭看看,與明星關系太過緊密的理財平臺還真是不能太相信,投資者如果不是真愛粉,還是遠離一 些比較好。
最不可思議的是,炳恒集團的廣告還打到了銀行里,而且還包括中的建行、農行等。根據官網顯示信息,該集團曾在江蘇地區700多個銀行營業大廳投放大量宣傳廣告,包括南京、蘇州、無錫、南通等多地。這些投放于銀行的廣告,被投資人拍照并上傳到網上,曾一度被當作“信用背書”。
也許此處你會有疑問,炳恒集團的廣告怎么會進入銀行?且不說銀行有自己的理財產品,在大廳顯眼的廣告屏位置打廣告,難道就不會讓不明就里的群眾誤以為炳恒集團跟銀行有關系?
事實上,銀行網點的視頻廣告實際上和電梯口廣告類似。這些廣告電子屏由第三方出資提供設備和安裝,上面刊登的廣告有兩部分:一部分銀行自己的產品或宣傳語,另一部分是第三方的廣告客戶。銀行對后者有審核權和一票否決權。
所以炳恒集團很可能通過第三方在銀行網點投放這種屏幕廣告。別以為在銀行的廣告都是銀行自家的,都默認銀行背書,這里面也不乏有坑。
理財平臺扎堆爆雷,該如何避險?
既然爆雷的平臺那么多,我們到底該如何規避風險呢?理財平臺“爆雷”前的征兆到底又有哪些呢?
團隊異動頻頻
更換平臺法人代表,也就是當家人,或者員工大規模跳槽。金融領域最重“安全”“穩健”,公司頻頻“大換血”,內耗很嚴重,就算不跑,也可能因經營不善停業呢。
短標連連,利率畸高
原來發標的頻次不怎么高,利率也一般,突然改變,定有內患:極有可能是老板想趁跑路前多撈幾筆,走時錢包更鼓些。所以,這種情況要當心,別讓他們得逞。
大戶相繼撤資
大戶錢多消息多,稍有風吹草動,就能及時反應,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。要是接連幾個大戶大規模撤出資金,這平臺肯定有蹊蹺。
提現速度變慢
將資金撤出,正常情況下3天內可以搞定,這會兒卻拖了四五天。官方該對此給出解釋,如果這解釋不能讓你和其他投資者信服,那,撤資吧,比較心安。
負面消息不斷
QQ投資群里、第三方網貸資訊平臺論壇上,接連不斷地看到你投的那個平臺的負面消息,比如提現困難、平臺沒有資金托管等等。雖然不能排除有對手惡意灌水的可能,但事關你的錢,那也不能掉以輕心。
網站打不開,電話打不通
到這一步,平臺老板跑路基本上就是鐵板釘釘的事兒了,沒啥好說的啦。這時候也只能先自認倒霉,開始抓緊時間準備準備,抱團維權了。
投資者該如何規避風險?
近幾年,國內飛速發展的同時,出現的問題亦不少,在魚龍混雜的理財平臺里,沒人會想踩雷,而投資者想練就一身火眼金睛的本事更是難上加難,所以還是那句話“投資有風險,理財需謹慎”。
互聯網金融商學院()——
微信公眾號:AFBSDY